環評人才網

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

發布于:12-14

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

先決條件

要求

其中1條不滿足的,即為不合格

證照合法有效

《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許可證》證照合法有效。

 

 

 

               合格    

 

             不合格    

 

 

滿足所有先決條件方可進行打分評價

(共100項三級指標)

三年內未受行政處罰

近三年內(自本次遴選通知下發之日起前三年),未受到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等部門行政處罰,或處罰已整改到位(相關管理部門出具證明),且未發生過重大安全、環保事故。

礦業權人異常名錄

礦山參加遴選期間,礦業權人應進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且未被列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異常名錄。

礦山要求

礦山正常運營,且剩余儲量可采年限(按儲量年度報告)不少于三年。

礦區范圍

礦區范圍未涉及各類自然保護地。

附件1

一級

二級

三級指標

標準分

評分說明

考核方法

依據或標準

檢查記錄

得分

一、礦區環境

礦容礦貌

1功能分區

10

①現場按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進行功能分區,符合分區要求得5分;

②排矸場、排土場、垃圾場、廢渣堆置場、選礦場等與生活區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得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區總平面布置圖或示意圖

 

 

2生產配套設施

15

礦區地面運輸、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應齊全并正常運行,一處設備不完善或功能不健全扣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區總平面布置圖

 

 

3生活配套設施

15

員工宿舍、食堂、澡堂、廁所等設施配備齊全,干凈整潔、管理規范,每發現一處不達標扣5分。

查現場

 

 

 

4生產區標牌

15

①生產區按要求設置操作提示牌、說明牌、線路示意圖牌等各類標牌,應標未標毎發現一處扣3分;

標牌的尺寸、形狀、顏色設置應符合規定,每發現一處不合格扣3分。

查現場

《標牌》(GB 13306)、《礦山安全標志》(GB 14161)

 

 

5定置化管理

15

設備、物資材料規范管理,做到分類分區、擺放有序、堆碼整齊,發現一處設備、物資材料亂扔亂放、管理混亂扣5分。

查現場

 

 

 

6固體廢物堆放

7

①固體廢物有固定堆放場所得3分;

②固體廢物堆放場所規范得4分。

查現場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

 

 

7固體廢物管理

8

固體廢物堆放場所運行管理規范、污染控制到位,無滲流冒出、無生活垃圾混入得8分。

查現場

 

 

8生活垃圾處置與利用

20

①礦區(包含礦井)生活垃圾在固定地點收集得5分;

②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合理確定垃圾分類范圍、品種、要求、收運方式等,得5分;

③生活垃圾自行無害化處理或委托第三方處理,并提供證明材料得10分。

查現場

 

 

 

9主干道路面情況

15

礦區主干道路面符合規范,表面平整、密實和粗糙度適當。符合規范得8分,養護良好得7分。

查現場

《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

 

 

10道路清潔情況

10

礦區內部道路或專用道路無灑落物,或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理灑落物,每發現一處不合格扣5分。

查現場

 

 

 

11礦區清潔情況

20

礦區保持清潔衛生,生產區及管理區無垃圾、無廢石亂扔亂放,生產現場管線無跑、冒、滴、漏現象,每發現一處不合格扣5分。

查現場

 

 

 

12礦區建筑、構筑物建設和維護

20

①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的所有場所不存在私搭亂建等臨時建筑、廢棄建構筑物,得12分;毎發現一處不合格扣4分;

②對礦區建筑、構筑物及時維護、維修或粉刷,得8分。每發現一處較明顯的損壞、老化等情況,且未采取維修、維護措施的扣2分。

查現場

 

 

 

礦區綠化

13礦區綠化覆蓋

20

礦區可綠化區域應實現綠化全覆蓋,且無較大面積表土裸露,毎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5分。

查現場

 

 

 

14專用主干道綠化美化要求

10

礦區進場道路、辦公區內部道路、辦公區到生產區道路等兩側按如下綠化美化設置,得10分。

①具備條件的應設置隔離綠化帶,因地制宜進行綠化;②客觀上不具備綠化條件的,可美化、制作宣傳牌或宣傳標語。

查現場

 

 

 

15綠化保障機制

4

礦區綠化應有長效保障機制,有綠化養護計劃及責任人,符合要求得4分。

查現場、查資料

 

 

 

16綠化保障效果

6

綠化植物搭配合理,無嚴重枯枝黃葉、無缺苗死苗得6分,每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2分。

查現場

 

 

 

17礦區美化

10

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礦區自然條件、地形地貌,建設公園、花園、綠地等景觀設施的,得10分。

查現場

 

 

 

二、資源開發方式

資源開采

18開采技術

50

★適用于露天開采

①鉆孔:采用濕式、干式(帶收塵)等鑿巖作業進行鉆孔;

②爆破:采用微差爆破、預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方式;

③鏟裝:采用大型化自動化液壓鏟裝設備、液壓挖掘機裝載機、自卸式礦車、大型自移式破碎機等先進設備進行鏟裝作業;

④排土生產期采用分期內排技術,最大化利用內排土場排土,減少外部土地占用;

全部符合要求得50分,不涉及視為滿足要求,一項不符合要求20分,扣完50分為止。

(兼備地下和露天開采的,以現階段主要開采方式選擇其一進行評分,不可分數累加)

查資料、查現場

 

 

 

★適用于地下開采

①采用充填法、保水開采等技術進行地下開采;

②能有效減少開采引起的大面積地面沉降;

③利用采空區規?;幹梦驳V、廢石、煤矸石等;

全部符合要求得50分,不涉及視為滿足要求,一項不符合要求20分,扣完50分為止。

(兼備地下和露天開采的,以現階段主要開采方式選擇其一進行評分,不可分數累加)

查資料、查現場

 

 

 

★適用于石油天然氣、地熱礦泉水等礦種:

①采用電動鉆機及頂驅裝置;

②采用優快、控壓等鉆井技術;

③采用環保型鉆井液及循環利用技術;

④及時無害化處置鉆井泥漿等鉆井廢棄物。

一項不符合要求15分,扣完50分為止。

查資料、查現場

 

 

 

19開采工作面質量要求

30

★適用于露天開采

①作業平臺干凈,保持平整、通暢,無雜物、無積水,工作臺階與非工作臺階坡面無危石,滿足要求15分;

②非工作臺階滾落物及時清理,并在安全隱患位置設置警戒線或安全牌,滿足要求15分。

查現場

 

 

 

★適用于地下開采

①地下礦山工作面安全出口暢通,滿足通風、運輸、行人、設備安裝、檢修的需要,支護完好,滿足要求15分;

②工作面無較大面積積水、無浮碴、無雜物,材料堆放整齊,滿足要求15分。

查現場

 

 

 

★適用于石油天然氣、礦泉水等:

①危險化學物品無泄漏、拋灑,防止“跑冒滴漏”及對井場表層土壤造成污染;

②鉆井廢棄物不落地,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

③定期對井場裸露地面噴灑水進行降塵處理;

每項符合要求得10分。

查現場

 

 

 

選礦加工

20選礦及加工工藝

60

★適用于有色、冶金、黃金、非金屬、化工、煤炭行業:

①采用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污染物產生量少的生產設備和工藝;

②選礦回收率、精礦品位和品級等選礦指標達到或高于設計要求,主金屬及伴生元素得到充分利用;

③選用高效、低毒對環境影響小的藥劑(如黃金行業氰化藥劑室應單獨隔離且完全封閉);

④尾礦和廢石中有價組分的含量不高于現有技術水平能夠處理的品位。

有一處不符合要求扣15分,扣完60分為止。

查資料、查現場

 

 

 

★適用于水泥灰巖行業:

①生產流程體現短流程、低能耗、高效率;

②破碎系統根據巖石可破性選擇合適的高效破碎機;

破碎車間、輸送廊道等主要生產區域進行全封閉,并配備收塵、降塵設備;

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適用于砂石、建筑石材行業:

①根據母巖材質性能、產品結構、產能要求等因素選擇短流程、低能耗工藝設備,配置與生產規模和工藝相符輔助設施;

②干法生產配備除塵設備,并保持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濕法生產配置泥粉水分離、廢水處理循環使用系統;

生產區域產塵點封閉;

砂石骨料成品堆場(庫)地面硬化,分類或分倉儲存。

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15分。

查資料、查現場

《機制砂石骨料工廠設計規范》(GB 51186

 

 

★適用于石油天然氣、地熱、礦泉水行業:

①選用合理的原油脫水技術裝備進行脫水,選用合理油氣分離裝備和原油穩定技術,得30分;

②對伴生二氧化碳氣體、硫化氫氣體的油氣藏,且伴生氣體含量未達到工業綜合利用要求的,采取有效處置措施3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

21范圍要求

30

按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對規定區域進行治理、復墾,如排土場、露天采場、礦區專用道路、礦山工業場地、沉陷區、矸石場、礦山污染場地等,應當治理、復墾而未按照方案及時治理、復墾的,每處區域扣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22治理要求

10

①恢復治理后的各類場地,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有景觀效果;

②若露天開采造成的裸露區域對周邊景觀影響較大,則應采取減輕不利影響的措施;

③露天開采礦山還應符合露采終了平臺留設與復墾綠化的要求。

以上三項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4,扣完10分為止。

查資料、查現場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其他文件證明材料

 

 

23土地利用功能要求

10

治理后的各類場地,應恢復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滿足要求得1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其他文件證明材料

 

 

24生態功能要求

10

治理后的各類場地,應滿足:

①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

②對動植物不造成威脅。

有一處不符合要求扣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其他文件證明材料

 

 

環境管理與監測

25環境保護設施

6

①環境保護設施齊全,且相關設施有效運轉得4分;

②得到有效維護得2分。

查資料、查現場

環境保護設施驗收資料

 

 

2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4

獲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得4分。

看證書

ISO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7環境監測制度

5

建立環境監測的長效機制,有環境監測制度得5分。

查資料

環境監測制度

 

 

28環境監測設備

5

礦區內設置對噪聲、大氣污染物的自動監測及電子顯示設備,5分。

查現場

 

 

 

29應急響應機制

5

構建應急響應機制,有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措施得5分。

查資料

應急響應制度

 

 

30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情況

5

對地面變形等礦山地質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得5分。

查現場、查資料

動態監測記錄

 

 

31廢水、尾礦動態監測

5

對選礦廢水、礦井水、尾礦(矸石山)、排土場、廢石堆場、粉塵、噪音等進行動態監測得5分。

查現場、查資料

動態監測記錄

 

 

32復墾區動態監測

5

對復墾區土地損毀情況、穩定狀態、土壤質量、復墾質量等進行動態監測得5分。

查現場、查資料

動態監測記錄

 

 

三、資源綜合利用

1)非金屬、化工、黃金、冶金、有色、石油、煤炭等行業按照33-42共10項三級指標進行評分,總分120分。

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

33資源勘查、評價與開發

10

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進行共伴生資源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得10分。

查資料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有關產品資料

 

 

34共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

20

選用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的工藝技術對共伴生資源進行加工處理和綜合利用,符合要求得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或財務報表等

 

 

35對復雜難處理或低品位礦石的綜合利用

5

對復雜難處理或低品位礦石,采用新工藝降低能耗,或者采用選冶聯合工藝提高技術經濟指標,取得效果并提供證明材料得5分。

查資料、查現場

 

 

 

36對暫不能開采利用的共伴生礦產的要求

5

對暫不能開采利用的共伴生礦產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得5分。

查資料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固廢處置與綜合利用

37工業固廢處置利用

25

建立廢石(渣)、煤矸石、尾礦、鉆井廢棄泥漿、巖屑、浮渣、油泥等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通過回填、鋪路、生產建材等方式充分利用固體廢棄物,得2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其他證明材料

 

 

38表土處置與利用

10

剝離表土煤層上覆巖石,用于土地復墾、生態修復得10分(無表土及上覆巖石的此項不評分,同時37工業固廢處置利用”賦值3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其他證明材料

 

 

39回收提取有價元素/有用礦物

5

實現從尾礦、煤矸石、廢石等固體廢棄物中提取有價元素或有用礦物的得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銷售報表等、財務報表等

 

 

廢水處置與綜合利用

40開采廢水的處置與綜合利用

15

①配備礦井水、疏干水、鉆井廢水、洗井廢水等開采廢水處理設施得7分;

采用潔凈化、資源化技術,實現廢水的有效處置得8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41生產廢水的處置與綜合利用

15

①建立選礦廢水等生產廢水的循環處理系統得7分;

②生產廢水實現循環利用8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42生活污水處置

10

①配備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得4分;

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置得6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2砂石、水泥灰巖、建筑石材行業按照43-46項共4項三級指標進行評分,總分120分。

綜合利用

43開采加工等相關產物綜合利用

40

★適用于砂石、建筑石材行業:

充分利用石粉、泥粉等礦山開采或加工產物,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如新型建筑材料、工程用料、環境治理、土地復墾和土壤改良等,得4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適用于水泥灰巖行業:

結合水泥生產線多種原料配料的特點,實現開采或加工產各類產物資源化利用,實現資源分級利用、優質優用,實現高品位礦石與低品位礦石、夾層、頂底板圍巖等綜合利用得4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固廢處置與綜合利用

44土質剝離物的綜合利用

40

★適用于砂石、建筑石材行業:

排土場堆放的剝離表土或篩分后的碴土、廢石等,用于生產新型建筑材料、環境治理、土地復墾、生態修復等資源化利用方式得4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適用于水泥灰巖行業:

將符合要求的土質剝離物用作硅鋁質原料或用于復墾得20分,其他剝離物用作水泥配料、砂石骨料或其他工程用料得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廢水處置與綜合利用

45生產廢水處置與利用

30

①配備完善的生產廢水處理系統得10分;

廢水經固液分離處理,清水得到有效循環利用得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46生活污水處置

10

①配備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得4分;

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置6分。

查資料、查現場

生產報表(調度報表)或其他證明材料

 

 

四、節能減排

節能降耗

47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

5

建立全過程能耗管理體系得5分。

查資料

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文件或臺賬

 

 

48能源管理計劃

10

①有年度能源管理計劃得5分;

節能指標分解到下屬單位、部門或車間得5分。

查資料

能源分析報表

 

 

49礦山單位產品能耗

15

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指標未達到規定要求的,每項扣5分。

煤礦、鐵礦、金礦、有色金屬礦有國家標準的,執行國家標準。其他礦種暫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以企業近3年能耗等指標均值為依據進行考核,要體現節能降耗進步要求。

查資料

能耗臺賬、各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50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5

企業取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得5分。

看證書

能源管理體系證書

 

 

廢氣排放

51主要產塵清單

5

礦山有明確開采、運輸、選礦(加工主要產生粉塵的作業場所及其崗位粉塵濃度清單。

查現場

企業防塵相關措施

 

 

52生產過程的粉塵排放

15

①鑿巖作業中通過采用鑿巖收塵一體鉆機收塵濕式鑿巖工藝等措施降塵;

爆破作業中通過噴霧灑水降塵;

固定產塵點加設除塵捕塵裝備并保持足夠的負壓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等措施,實現抑制和處理采選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

在鑿巖、爆破、巖石破(粉)碎、篩分、輸送、配料等關鍵環節或位置,發現一處不合格扣3分。

查現場、抽査員工了解

涉及爆破的要有專項降塵方案,其它爆破的松散巖層露天煤礦應不涉及此項

 

 

53地面運輸過程的粉塵排放

15

運輸道路沿途設置噴水或感應式噴霧設施或配置灑水車定時灑水降塵、地面運輸車輛及運輸設備采取噴霧降塵或灑水降塵、外運產品采用密封車輛,實現避免沿路粉塵飛揚。發現一處不合格扣3分。

查現場

 

 

 

54貯存場所粉塵排放

10

①廢石或礦石周轉場地、貯存場所具有配套的防揚塵設施得5分;

②達到防揚塵效果得5分。

查資料、查現場

企業防塵相關措施

 

 

55其他廢氣排放

10

針對采、選過程中產生的,含有除粉塵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如SO2、NOx等)的工業廢氣,有廢氣凈化系統且達標排10分。

查資料

監測報告或檢測數據

 

 

廢水排放

56生活污水排放

10

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水質達標排放,或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的得10分。

查資料、查現場

污水站等環保設施驗收資料

 

 

57工業廢水排放

15

工業廢水鼓勵零排放。有排放的,經處理后水質達標排放得1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環保部門的檢驗資料

 

 

58排水管道設置

10

清污管路分別鋪設、雨水與污水管群分開設置得10分。

查現場

 

 

 

59地表徑流水、淋溶水排放要求

15

①礦區建有雨水截(排)水溝,并建設沉淀池及取水設備,將匯集的地表徑流水、淋溶水等經沉淀后達標排放或處理回用,符合要求得10分;

②排土場和矸石山設置截(排)水溝,符合要求得5分。

查現場

礦區總體設計

 

 

固廢排放

60固廢排放要求

30

對無法實現綜合利用的固體廢棄物

①劃分危險廢物、一般廢物和生活垃圾不同類別,實現分級分類得10;

按照國家法律和標準,自行對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置,委托第三方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得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危險廢物焚燒、貯存、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4、18597、18598)

 

 

 

噪聲排放

 

61主要噪聲點清單

5

礦山主要產生場所及其崗位清單,必要時可進行現場檢測,符合要求得5分。

查現場

 

 

 

62噪聲處置要求

15

對礦區鑿巖、破碎和空壓等高噪聲設備進行降噪處理,配備消聲、減振和隔振等措施得15分。

查相關監測報告

 

 

 

63噪聲排放要求

10

廠界噪聲排放達標得10分。

查現場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五、科技創新與智能礦山

科技創新

 

64技術研發隊伍

3

企業建設技術研發隊伍,有專職技術人員得3分。

查資料

科技管理制度

 

 

65技術研發管理制度

3

有技術研發的獎勵及管理制度得3分。

查資料

科技管理制度

 

 

66協同創新體系

6

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

①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技術創新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企業技術平臺,包括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創新工作室等,得2分;

②開展支撐企業主業發展的技術研究,有立項文件或項目臺賬材料得2分;

③改進企業工藝技術水平,有證明材料得2分。

查資料

主管部門公告文件,項目立項文件及項目臺賬

 

 

67科技獲獎情況

18

企業研究項目或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得18分,省部級獎勵得12分,國家獎勵辦社會科技獎勵目錄》中的10分,各類獎項應促進綠色礦山建設、體現單位名稱,總分不超過18分。

查資料

主管部門公告文件,項目立項文件及項目臺賬

 

 

68研發及技改投入

6

研發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1.5%。達到1.5%得6分,1-1.5%得5分,0.5-1%得4分,低于0.5%且對企業員工開展技術創新項目投入獎勵的2分。

查資料

查財務報表、明細賬、輔助賬或項目臺賬

 

 

69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3

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得3分。

看證書

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70知識產權情況

6

三年內,獲得一項發明專利得2分,發表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得1分,一個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加1分,所有成果應體現單位名稱,總分不超過6分。

查資料

專利、軟著、論文原件或(或復印件加蓋公章)

 

 

71先進技術和裝備

20

選用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廣的采選工藝、技術和裝備,采選工藝、技術或裝備入選《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工藝、裝備和材料推廣目錄》《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等,能提供應用證明。每一項技術、工藝或裝備得10分,總分不超過20分。

查資料、查現場

相關產業政策目錄、設計規范以及相關證明材料

 

 

智能礦山

72智能礦山建設計劃

5

企業年度計劃中有智能礦山建設內容得2分,按計劃實施得3分。

查資料、查現場

企業年度計劃

 

 

73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

10

構建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能夠將自動控制系統、遠程監控系統、儲量管理系統、各種監測系統等集中統一顯示,符合要求得10分。

查現場

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系統平臺建設方案

 

 

74礦山生產自動化系統

10

①建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風機站、空壓機房、皮帶運輸巷等場所固定設施無人值守自動化系統,4分;

②建立開采及生產過程主要設備遠程控制系統得3分;

③建立廢石場、廢渣場等堆場、邊坡建設、工作環境等安全監測系統平臺得3分。

查現場

礦山自動化各子系統建設方案

 

 

75遠程視頻監控系統

10

建立完善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礦山工作面等生產場所,供電、排水、通風、運輸、計量、銷售等關鍵點,尾礦庫、巷道等重要安全場所,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每安裝一處且實現實時監控得1分,總分不超過10分。

查資料、查現場

 

 

 

76資源儲量管理系統

5

開展三維儲量管理實際工作得5分。

查現場

 

 

 

77智能工作面或無人駕駛礦車系統

5

下面兩項有一項得5分:

①設正常生產的智能工作面;

②建設有無人駕駛礦車系統。

查資料、查現場

智能工作面或無人駕駛礦車設計方案

 

 

78礦區環境在線監測系統

5

建設礦區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監管的污染物(礦井水、大氣污染物、固廢、噪聲)排放指標具備按超標程度自動分級報警、分級通知功能,滿足要求5分。

查資料、查現場

礦區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方案

 

 

六、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

綠色礦山管理體系

79綠色礦山建設計劃與目標

5

企業年度計劃中包含綠色礦山建設內容、目標、指標和相應措施等5分。

查資料

企業年度計劃

 

 

80綠色礦山建設組織機構與職責

5

有明確的綠色礦山建設組織機構和職責制度得5分。

查資料

綠色礦山管理機構設置、職責的相關文件

 

 

81綠色礦山考核

5

建立綠色礦山考核機制,對照綠色礦山建設計劃和目標,每年至少內部考核一次。符合要求得5分。

查資料

 

 

 

82綠色礦山建設改進提升

5

明確綠色礦建設的改進內容、措施、負責人、完成時間、達到的效果等,符合要求得5分。

查資料

 

 

 

83綠色礦山建設培訓

8

①有綠色礦山培訓制度和計劃1分;

組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綠色礦山建設培訓(學習)得3分;

定期組織綠色礦山專職人員參加綠色礦山建設系統性培訓(學習,并有培訓學習證明,得4分。

查資料、抽査員工了解

培訓制度、培訓計劃、培訓簽到、視頻資料、培訓通知、證書、照片

 

 

企業文化

84職工滿意度調查

3

定期開展職工滿意度問卷調查,合理設置問卷調查內容,做到客觀公正。每年組織一次得1分,滿意度高于70%得1分,及時公示得1分。

抽査員工了解

調查問卷原始記錄

 

 

85職工文娛活動

4

①有職工休閑、娛樂、文化體育設施得2分;

設施正常運行得2分。

查資料,查現場

 

 

 

86工會組織開展活動

3

工會定期開展各項活動,推動職工及企業之間交流得3分。

查資料

 

 

 

87綠色礦山文化建設

3

有綠色礦山宣傳片,基于對清晰度、解說詞、時長等關鍵內容的考量,按制作效果酌情給分。

看宣傳片

 

 

 

企業管理

88員工收入與企業業績的聯動機制

2

建立企業職工收入隨企業業績同步增長機制,企業員工的總收入與企業經濟效益增長有關聯關系的得2分。

查資料、抽査員工了解

考核制度

 

 

89功能區管理制度

2

有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的生產、生活等管理制度,且明確責任單位或部門,得2分。

查資料

查看礦山相關管理文件

 

 

90采選裝備管理

20

有核心裝備清單,包含裝備名稱、型號、主要參數、能耗情況、購置時間、維保情況;

②現場核驗裝備與清單相符合并能正常使用,無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

符合一項得5分。

查資料

查看礦山相關管理文件

 

 

91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3

具備職業健康等管理制度得3分。

查資料

查看礦山相關管理文件

 

 

92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3

具備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包含污水、廢水排放;固廢的分類、堆放、控制;噪聲控制;揚塵控制等)得3分。

查資料

查看礦山相關管理文件

 

 

93人員目視化管理

4

①內部員工進入生產作業場所,統一著勞保服裝,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

②外來人員,如參觀、檢查、學習人員、承包商員工等,進入生產作業場所,著裝符合生產作業場所安全要求。

有一人一處達不到要求扣1分。

查現場

人員目視化管理制度

 

 

94綠色礦山宣傳活動

6

開展與綠色礦山建設相關的宣傳活動,在媒體刊發正面報道文章、開展宣講報告、舉辦競賽、開展宣傳周活動等,每一類可得2分,總分不超過6分。

查資料、查現場

 

 

 

95員工體檢

4

企業組織全體員工每年定期體檢得2分,分類制定體檢計劃、體檢項目,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得2分。

查資料

體檢檔案

 

 

社區和諧

96礦地和諧情況

5

與所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建立良好關系,及時妥善處理好各種糾紛矛盾。

抽査員工或走訪社區群眾

 

 

 

97扶貧或公益募捐活動

5

企業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扶貧或公益募捐活動。近兩年內開展過扶貧或公益募捐活動的加5分。

查資料、抽査員工了解

扶貧合同或捐贈合同或相關票據證明

 

 

企業誠信

98企業依法納稅情況

4

企業依法納稅、誠信納稅、主動納稅。若存在偷稅漏稅等行為,每發現一次扣2分,扣完4為止。

調查走訪、查查資料

稅務部門證明

 

 

99企業履行相關義務情況

4

①企業按要求匯交地質資料;

按時提交礦產資源統計基礎表。

每發現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查資料

 

 

 

100信息公示

2

企業按規定進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得2分。

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

 

 

 

總分

 

 

1000

 

 

 

 

 

 

 


《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包含先決條件和評分表兩部分。先決條件屬于否決項,有一項達不到要求,則不能參與綠色礦山遴選工作,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增加否決項。

一、計分辦法

(一)評價指標評分表共100項,總分1000分,分別從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智能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六個方面對綠色礦山建設水平進行評分。

(二)不涉及項處理。對于不涉及三級指標33-36項礦山企業的得分計算,應依據《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范》(GB/T25283—2010)和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等,判定第33-36項是否屬于不涉及項,并在評分表中明確說明。如果屬于不涉及項,大類最后得分采用折合法計分。如某礦不涉及第33-36項,假如第37-42項的得分和為64分,則三、資源綜合利用大類最后得分為“64/80*120=96。

二、達標說明

(一)總得分原則上不低于800分,各?。▍^、市)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可在綜合要求不降低前提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具體達標線。

(二)一級指標得分(折合后得分)原則上不能低于該級指標總分值的75%。如,礦區環境一級指標評價總分值220分,該一級指標得分不得低于165分。

三、評分說明

(一)某一指標評分說明中屬于扣分項,則扣完為止。某一指標評分說明里屬于增分說明,增至該項指標總分為止。

(二)所有得分必須有依據并要保留證明材料,在“檢查記錄”欄里寫明得到相關分值的原因,缺少支撐材料或證明材料不得分。如果需要填寫內容較多,可以在評估報告中重點描述。

(三)對于集中建設的選礦加工等配套系統,應明確關聯關系,可統一納入評估考慮。

(四)對于調查問卷、現場考核、專家打分取平均值等評估方式需要在“檢查記錄”說明里進行詳細描述。

(五)需要現場查看的內容,在“檢查記錄”里應寫明哪些工作人員到什么現場看了什么內容(設備、設施、廠地、環境、現場等)。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閱讀 2369
日韩无打码电影